为进一步摸清土壤健康状况,我国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三普”)。“三普”距离“二普”已经有40多年,这期间是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土壤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和问题。“三普”对土壤“全面体检”所形成的成果,将为粮食生产及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老中青三代土壤人,听他们讲述普查背后的故事。
作者: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
来源:重庆日报(2023年12月5日)
西南片区“三普”技术组组长谢德体:为“三普”把好技术关
10月30日,参加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等试点区县“三普”成果的省级验收;11月上旬,到贵州为当地的技术领队进行土壤剖面技术讲解;11月底,辗转长寿、巫溪等10多个区县进行“三普”的技术指导……
今年国庆节后,66岁的谢德体从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尺讲台上退了下来。按理说退休后应该轻松不少,然而,他却比之前还要忙:一个月有2/3的时间在出差。
“休息不了,还要为‘三普’把好技术关!”11月28日,在长寿区洪湖镇光华村的一个土壤剖面采样点,记者见到谢德体时,他正在指导技术人员如何挖剖面。
谢德体从小生活在四川省开江县金鸡公社(现东门镇)。十五岁时他到公社参加劳动,发现同一地块种出的庄稼产量有高有低,这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学农的种子在心里扎下了根。
1978年,谢德体考入西南农学院(现属于西南大学)学习土壤学。本科毕业后,他又师从中国土壤学奠基者侯光炯院士,攻读硕士和博士。
“跟侯老师求学的那几年,我收获颇丰。”谢德体回忆,“侯老师每个星期带着我到野外进行土壤岩层、土壤类型的调查分析。同时,他还带我参加‘二普’成果的检查。遇到报告和实际不吻合的,还去现场亲自挖剖面,重新确定土壤的类型和特性。”
在侯光炯的言传身教下,谢德体积极投入到土壤学研究中,形成了水稻高产稳产的半旱栽培法等多项技术,成为我市乃至全国杰出的土壤学专家。
“二普”工作从1979年开始,但在1994年才结束,前后花费了10多年时间。这是由于当时采取了自下而上的调查形式,各地采样标准不统一,因而成果汇总整理的过程非常复杂。
“‘三普’采取了自上而下的调查方法,由国家统一技术标准,因而我们这些专家一方面要为各地培养好技术领队,另一方面要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谢德体说。他担任了全国“三普”技术指导组顶层设计组副组长、西南片区“三普”技术组组长。
渝东南片区技术领队田锐:少了一个采样点,代表性就不够
谢德体作为土壤学专家、西南大学教授,30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土壤学专业的学生,39岁的田锐便是其中之一。现在田锐已是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硕士生导师,今年,她又成为“三普”渝东南片区的技术领队,负责土壤剖面采样。
“相比‘二普’,‘三普’更细更全。”田锐解释说,“二普”一共才采8个指标,但“三普”涵盖40多项指标,不仅补充了容重、孔隙度、重金属等土壤物理、化学指标,还新增了一些微量元素的调查。
对专门从事土壤学研究的田锐来说,这些都不算太难,最大的挑战还是找采样点。
根据国家要求,丘陵地区每0.5平方公里要布设1个采样点,因而我市的表层采样点有5.4万个。同时还有1492个技术难度偏大的剖面样,这些采样点有的“藏”在峡谷,有的坐落在山顶,要想找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这些采样工作要在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10月23日,为了赶在天亮前开始采样,凌晨5点,田锐和团队从重庆主城出发前往丰都方斗山的一个采样点。为了找到这个采样点,他们花了一天时间。
当汽车行驶到海拔1000多米的密林时,前行的碎石路被溪水截成两段,车辆无法继续前行。田锐只好与队员下车,扛着不锈钢铲、镐头等采样工具,按照导航徒步朝预设样点前行。
山里没有路,他们就用手中的砍刀劈出一条路;遇到深沟,他们就用灌木和藤条绑扎成木桥通过。在山林里找了大半天仍没有结果,有队员提出更换采样点的建议,但被田锐否决,“万一采样点是个新土种,少了一个采样点,代表性就不够!”
最终,在田锐的坚持下,他们找到了位于两山槽谷地带的采样点。
有时就是找到了采样点,采样工作依然会遇到难题。
为了不影响农业生产,通常情况下,每年农作物播种前和秋收后,是开展外业采样的窗口期。然而,有的农民为了抢种一季作物,会在冬水田种上青菜头,这会导致采样结果不准确。
“种了青菜头,土壤有机肥的含量会偏高,检测结果不准确。”田锐说,为了保证剖面采样数据有参考价值,他们必须花更多时间,寻找更具代表性的剖面样点。
按照要求,田锐和团队在今年必须完成70多个剖面采样,目前,他们已完成80%的工作量,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们周末也在田间地头给土壤做“体检”。
地质队员、外业采样员马鉴:有村民的支持,采样工作才能高效完成
23岁的马鉴是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5地质队队员,从去年入职以来,他有一半时间是在“挖土”:为“三普”土壤表层采样。
“三普”土壤表层采样对技术有较高要求,而地质队员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做基础,培训后是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因而,马鉴在去年考取了“三普”土壤外业采样资格证后,参加了在江津试点开展的“三普”采样工作。
但对马鉴来讲,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三普”外业采样员,还必须具备学会与村民打交道的能力。
刚入职不久,马鉴承担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向村民收集采样地块农作物的产量、化肥农药使用量等农业生产数据。
马鉴第一次到江津石门镇向村民收集情况,就吃了闭门羹。一是因为他说大道理太多,村民不愿听;二是他的外地口音太重,村民听不懂。当地村民以为他们是来挖油田的,不让他们乱动自己的耕地。
领队邓帅上前解释,聊了几句家长里短后,村民也听懂了他们的来意,尴尬的局面才缓和下来。
“不要一上来就讲大道理,要说他们听得懂愿意听的话,比如这是给土壤‘看病’,今后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询问产量时,尽量不要说亩,在农村谷子都讲挑”……“老前辈”给他们补上了这一课。马鉴慢慢找到了和村民交流的技巧,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今年,他们一共承担了200多个采样点,目前已完成140多个。他说:“有村民的支持,繁重的采样工作才能高效完成。”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tGsVKNZd7lkyswnN5L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