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科学院系统的代表委员表示,美丽中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地保持力度,针对依然顽固的土壤污染、部分河湖生态系统退化、新污染物不断出现、生物多样性受损等问题,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挺进,以久久为功的毅力和耐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01以久久为功的毅力和耐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张甘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张甘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23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同样是成绩斐然。
张甘霖表示,一年来,国家围绕深入构建美丽中国建设,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基础上,加大了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针对水土流失、荒漠化防治等带有关键性、普遍性的问题发力,充分说明了各级政府和部门深刻认识到并遵循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正确路径。应该说,这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环境领域接续奋斗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长期困扰发展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难题已经取得转折性、全局性的转变。
“毫无疑问,美丽中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地保持力度,针对依然顽固的土壤污染、部分河湖生态系统退化、新污染物不断出现、生物多样性受损等问题,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挺进,以久久为功的毅力和耐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而这正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美丽中国的实现充满希望。”张甘霖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近几年,特别是在农田安全利用方面,虽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对一些新污染物和微塑料污染,目前无论在研究还是在认识等方面都还不足。所以,下一步的重点就是要在解决农田安全利用的基础上,关注新污染物和微塑料污染防控研究。
“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至关重要。几年前就曾提出,污染物最好是零增长,避免边污染边治理。但是‘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里面牵扯的因素很多,包括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的使用过程之中,都可能会产生一些污染,甚至在农业生产上面,也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产生新的污染。所以,如果要把这些污染都消除的话,其实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沈仁芳说。
沈仁芳还表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方面其实也给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在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对一些盐碱荒(草)地在开发、开垦的同时,就需要避免破坏生态。所以,这其实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都结合起来考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姜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姜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简约务实、催人奋进。2023年是多重困难挑战叠加的一年,但是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明显,这彰显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尤其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成效显著: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持续好转。
“作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的所长,我感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未来必将带领研究所科研人员,持续开展黑土地保护、湿地生态恢复、盐碱地治理及大气环境整治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及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咨询建议,履行好使命担当。”姜明说。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seDlJM87le6LOkr8n4_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