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优先和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次出席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结合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中丰富的馆藏展品和科学家专题展等相关内容,我们将持续推出“共和国脊梁”系列内容,展现一批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以飨读者。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泥巴院士”赵其国的故事——
赵其国(1930年2月25日-2023年1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农学家、生态学家。他研究了一辈子土壤,首次提出我国热带土壤具有古风化和现代红壤化两种对立过程,提出红壤分类新指标,并且首次系统总结我国红壤资源开发利用途径,提出以橡胶为主发展热带作物的土壤学依据。他更关心土壤里适合种什么作物。新中国成立时,需要天然橡胶,他去热带雨林寻找适合种橡胶的土壤;上世纪70年代初,他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指导开荒种粮,让北大荒逆袭成“北大仓”。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这句老话还有后半句:食以土为本。
赵其国院士
赵其国院士研究了一辈子土,走过的路可以绕地球五十多圈。
种什么作物好呢?看国家需要什么。
赵其国年轻的时候,国家很需要天然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天然橡胶在民用工业和军事国防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抗美援朝战争前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禁运,我国天然橡胶供应更是捉襟见肘。为了摆脱橡胶完全依赖进口的困局,我国决心加大土壤科学研究力度,力求实现天然橡胶自产。
1953年9月,赵其国以优异成绩从华中农学院毕业,毕业分配到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随队到海南和云南的热带雨林深入考察,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土壤研究,寻找和开发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土壤。
赵其国大学学的是农学专业,专业不对口不要紧,白天干活,晚上学习,从最基础的学起。他曾在日记里写:“刚进所时,存在对工作与学习的急躁情绪,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同,什么都感贫乏,因而对学习要求很迫切,拼命地争取学习时间。”
在老一辈土壤科学家的带领与指导下,赵其国与一大批热血青年很快成长为土壤调查的骨干,深入到雷州半岛、海南岛、西双版纳等深山密林中开展工作。
热带雨林的环境极其恶劣,不仅湿热难耐、蚊虫众多,还可能出现蟒蛇、豹子等动物,危机四伏。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蚂蟥,有时候考察队员的身上甚至能爬几十条蚂蟥,被咬得血流不止的时候,只能用烟头把伤口烫肿来止血。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赵其国坚持了8年。这八年时间里,他与热带雨林为伴,熬过了潮湿、闷热,捱过了病虫害的袭扰,总结出了以天然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与红壤分布和土壤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华南10万亩天然橡胶种植林的开垦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理论指导。
后来,他又参加了古巴援助计划。1964年9月,赵其国随南京土壤所科研人员为骨干的援古土壤专家组到古巴正式开展工作。一开始,他负责地理小组的工作,之后又被任命为古巴专家组组长兼党支部书记。在行政上,负责与古方共同协调全所任务,在业务上主要负责土壤所地理研究室的工作。
在古巴,赵其国一待就是四年多。在这里,他完成了1:250000古巴土壤图的绘制,还写下了《古巴土壤》这一专著,对当地土壤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20世纪70年代初,赵其国再度出征,带队前往人迹罕至的北大荒进行考察、指导开荒种粮。经过前后8年努力,数十万军民在这片荒芜之地中开垦出250万亩高产良田,成功增产粮食10亿公斤,也让北大荒成功逆袭为“北大仓”,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赵其国院士获得了中科院竺可桢野外考察奖、国际道库恰耶夫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等国内外大奖20多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25部,为我国乃至世界土壤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有人估算过,赵其国在世界各地考察过程中走过的路,可以绕地球五十多圈。从业几十年,他一直在奔走,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心灵感受土壤。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万物泥巴生。”正是一直怀有着对土壤的敬畏和热爱,以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才成就了他这样一位一生都在与泥巴打交道的院士。
文章来源:中国科协之声公号(2024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