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7期(总第60期) 往期回顾
深耕厚土 共拓未来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25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精彩落幕!
点击次数:187  更新时间:2025-07-30

2025年7月15日-1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成功举办,为期四天的活动为来自全国高校的90余名优秀本科生开启了一场探索土壤科学奥秘、感受科研魅力的精彩旅程。


01 开营

    学术盛宴,开启探索之门

    7月15日上午,夏令营在南京土壤研究所正式开营。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颜晓元主持了开幕仪式,表达了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的热烈欢迎。

02 专题学术报告


    本次夏令营邀请到了所内 7 位研究员带来了涵盖土壤科学多个热点方向的精彩学术报告。

    颜晓元研究员通过农业与“双碳”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农业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双向关系——农业既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推手和受害者,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减排增汇领域。

    张甘霖研究员就数字时代的地理学这一主题,介绍了数字土壤制图突破传统研究瓶颈,重塑土壤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时代的科学价值与实践路径。

    王玉军研究员主要讲述了环境土壤学研究前沿——分子尺度技术(尤其是EXAFS同步辐射)如何揭示土壤污染机制。

    车景研究员介绍了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研究前沿,阐述了植物营养学如何通过根际调控、基因挖掘和智能管理保障粮食安全。

    滕应研究员围绕污染土壤修复这一主题,深入浅出地综述了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

    朱春梧研究员聚焦全球气候变化议题,深入剖析了土壤碳循环在其核心机制,阐释了其对调节全球气候系统、缓解温室效应的核心功能。

    褚海燕研究员以微生物为对象,详细讲述了土壤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多维生态功能与调控潜力。

03 参观体验

    走进科研一线,感受科技魅力

    7月16日,营员们开启了丰富的参观体验之旅。首先走进所史馆,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和文献资料,了解土壤所的光辉历史和辉煌成就,感受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奋斗精神和科研情怀。接着,营员们来到仪器分析中心,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了解各种先进仪器的原理和应用,深刻体会到现代科技在土壤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在温室中,营员们亲眼见证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看到科研成果如何在实际环境中发挥作用。同时,营员们走进南京学院,与在校研究生交流,了解住宿、上课等生活细节。


04研讨会

    为了让营员们更直观地了解科研工作,夏令营安排了课题组轮转体验环节。同学们与不同研究团队的老师们面对面交流,进一步了解科研研究新动向,同时获得了老师们传授的宝贵学习经验。


05野外考察

    亲近自然,认识长期研究价值

    7 月 17 日,营员们前往常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野外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营员们了解了野外台站的工作生活条件,感受到科研工作者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和奉献的精神。 

同时,营员们近距离观察了野外台站广袤的土壤和农田,认识到长期研究实验对于深入了解土壤科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这次野外考察让营员们走出实验室,亲近自然,拓宽了视野,增强了他们对土壤科学研究的感性认识。

06闭营仪式



    经过面试选拔,50名优秀营员脱颖而出。7月18日下午,研究生处处长王火焰主持闭幕仪式,并为优秀营员颁发证书,对他们在夏令营期间的优秀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通过举办此次夏令营活动,为青年学子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了他们对土壤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相信在未来,这些优秀的青年学子将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为土壤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期待未来在科研的道路上,能与他们再次相遇,共同见证土壤科学的辉煌未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AY3tR1SE9E7nJNMYE3qyA